-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希望這是一篇勵志文
說起來,其實學音樂是有點殘酷的事實。以前大學就跟一個數位音樂社的同儕聊過,即使你學再怎麼多再怎麼懂理論、對位法、和聲、音階有的沒的,你沒感受到的音樂就是寫不出來,如果一直都是搖滾、金屬咖,上完爵士課,你寫的東西也還是power chord。
最近幾年,我開始喜歡把耳中喜歡、有感覺、有認知的音樂叫做舒適圈,一定有些音樂你喜歡,有些你不喜歡。探索自己喜歡的東西其實是蠻重要的,不光只是單一藝人,而是要盡可能把前後左右相關的東西都串起來,然後深入去理解每個音,對,"每個"音。
像我小時候就喜歡所謂的swing風格音樂,所以算是對爵士有點興趣,但你真的確定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什麼嗎 ? 有點玄、有點大哉問的問題。
國中開始很喜歡周杰倫,所以我買了他蠻多張專輯,也到處去找譜來研究,小時候不太懂抓歌,不過我曾經為了確定<亂舞春秋> 的rap 節奏,而反覆聽了好幾遍,把節奏都寫出來XD 也發現裡面一些有點厲害的技巧。
大學時我還蠻有寫譜的習慣,一個人待在琴房練琴,想到甚麼好聽、或是在摸索創作的句子、和弦,就記錄下來,喜歡的再做成midi 。
以前我也是手抄周杰倫的譜(印表機壞了不能印XD),結果更熟悉流行歌的結構,跟他習慣的分句方式,然後寫歌就更像他了...。
大學時期開始不務正業(加上網路的發達) ,開始接觸更多音樂,改天慢慢分享一些讓我打開一些想法的樂團、藝人。
像東京事變就是一個加深我學爵士動機的一個點。之後還買了團譜來研究(有能力抓歌的還是要練練阿~ 聽到音樂就可以獲取音樂的資訊,是非常重要的事,現在我依然在練習)
你從什麼地方學音樂、聽到音樂,你的養分就在那裡,所以如果要我跟初學者聊天的話,我一定會確認對方,你到底喜歡什麼,那裡就是你的起點,像是如果是古典咖,最熟悉的伴奏一定是 CGEG XD。
所以拓展舒適圈也是頗重要阿~ 理論是音樂先有才出來的,可以看做理論是一種統計結果、或是一個較方便不太會出錯的捷徑,但別以為有了理論就什麼都沒事啦~
"聽到"很重要。這裡不是說一定要馬上辨別這是C和弦這是什麼九和弦,而是要發自內心的去感受到這東西有觸動心弦,讓你一聽就起雞皮疙瘩,這是"聽到"的第一步。
現在我仍在努力擴展舒適圈~
世界很大,學不完的。請注意,音樂系畢業,不代表學完音樂啦~~ 保有對音樂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
似乎從小時候就有聽過,但我不記得到底是哪個時期對這個有印象。他開頭的鼓我一直都很著迷阿~
開頭是不是跟上面超像。這是我蠻喜歡的樂團,結合金屬跟Big Band風格,也融合其他元素,算是我覺得做得很有味道也有自己特色的金屬團 (別人分類是他們叫做 Avant Garde Metal ,先鋒金屬,跟前衛金屬不太一樣 )
Legal High 原聲帶 <Show Time> 也是相似的風格
貼演唱會我只是要提他們用的序曲~ 是否覺得似曾相似?如果有的話看一下個影片就知道
這是迪士尼的一部動畫,我蠻喜歡這種詼諧的曲風(其實童年有蠻多奇奇怪怪的動畫,感覺都帶有黑色幽默的元素)
這說明我喜歡的DSO團,跟我喜歡的東西是蠻相似,這就表示我們的舒適圈可能蠻接近的XD
第三張專輯他們還有金屬融合拉丁風格,很難想像吧~
這有點像是Big Band 但又有點不太像(如果你找了很多大樂團的風格來聽的話),這種就是百老匯歌舞的風格,那個時代的音樂就是長這樣,很適合跳舞,這就是我的起點之一。
記得之前提過的,爵士很多標準曲都是從百老匯來的~
結尾就用這首歌結束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