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人格通常分成天才型、修改型
希望這篇可以鼓勵很多人,尤其是有志學習創作卻在過程中遭遇挫折的人。
此篇文章會說明"有系統"學創作為何會矛盾。
在古典音樂作曲家的討論中就已經區分兩大塊─1.天才型作曲家 2.修改型作曲家
莫札特、蕭邦屬於前者,下筆即成章,對此類人來說修改說不定更難。
而貝多芬則是出了名的後者,經由反覆修改、思考琢磨,找出最完美的旋律。
我會建議大家思考自己比較趨向哪塊,藉此探索自己適合的學習模式,不一定是很二分法,而是某時候可能比較天才型、有時候比較修改型。大部分的人都是兩者兼具,有時候我們一彈出旋律就很好聽,有時候需要改一下才可以找到最好聽的旋律。
○樂理不是操作手冊,最終我們仍要回到感受層面
當有系統的學習時,我們或許會期待從和聲學的最簡單,然後一步一步慢慢往上學,看似很合理,其實卻是大部分的人容易學不起來的原因。
以古典和聲系統(特別指三百年:巴洛克、古典時期、浪漫時期),是非常有邏輯,和絃間關係縝密,但,就算是如此有邏輯,我們仍要花時間去感受,切勿用解數學題方式一道一道往下。每多一個和絃,其實樂段、格式、甚至是旋律語彙,都要一起熟悉,如果不討論和絃以外,此時就開始增加負擔。
所以我常常會跟學生說明,我會和聲、旋律、格式,一起教,也就是看一點和聲概念,然後嘗試在上面寫旋律,再多看一點和聲概念,兩者循環,或是中間穿插結構、歌曲格式的想法。
一首好的作品,其實是和聲、格式、旋律,三者互相影響,所以我們不只要學個別概念,還要學習這三者,怎麼"互相影響",整合式的教學是以往音樂教育系統很少說明的部分,也是大家對傳統科目排斥的原因,常常會不知道怎麼用? 學這個要做什麼?
通常和聲學的書就只探討和絃之間的關係,旋律上偶爾談諧和音、不諧和音,但終究旋律和聲關係太少。在我長期交歌的詞曲經紀公司,老師也是以熟練三種基礎的和絃進行讓初步的作者練習寫歌。
當你有辦法在那三種進行游刃有餘的寫旋律後,就會"聽懂",沒錯,聽懂和聲來自於旋律寫作練習,因為大量操作各種旋律,就會感受到和絃跟和絃是怎麼"連接",再增加和聲難度也會開始更容易聽懂。
這時再來看樂理書,就會知道為什麼他會這樣寫。
○"有系統"學創作為何會矛盾
因為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所以適合先學習、切入的點就會不同。
學生A如果想學甲路線,但資質適合從乙路線出發,就會造成"似乎不如預期的系統方式"
學習音樂來自於"感受",但"既有的系統"不一定符合學生的感受,這樣學習會有很大挫敗感。有人適合先分析、有人適合直接操作、有人適合先學和聲、有人適合先學旋律,所以老師要找的是"適合學生的系統",而不一定是我們原先預期的"學習系統"。
當師生雙方都沒發現這種情況時,有系統地學創作(或即興、音樂概念等),就會變得非常矛盾。
因為長期接觸創作圈、跟各種不同個性不同樂器的樂手交流、教導各行各業(包括音樂系)作曲,讓我查覺到學作曲這塊,大家的習慣與思維是非常不同(各式各樣),漸漸我可以慢慢抓到不同人的習慣,進而用不同的角度,客製化切入創作的教學。
假設你今天想學詞曲創作寫歌,平常cover過一些曲子,那我會帶你從以往熟悉的曲子去認識和絃運作,給其他相似範例等;假設你今天想學器樂寫作,那我會慢慢帶著你看前人作品,練習分析裡面用的技法、元素,然後仿作練習,進而寫出完整一首作品。
總而言之,我希望我的經驗的能夠為有創作慾望的學生們更有效率地達到目標,早日寫出心中期待的樂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