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以下是我在爵士原力開設的課程 <初級樂理聽力> 的學生心得
感謝張育瑋賜文
====================================================================
在爵士原力基地的初級聽力樂理班結束了,八個星期的課程下來,感到興奮又滿足,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流過耳朵的聲音,逐漸不再只是沒有意義的背景音樂。
現在的自己,會更想主動注意去聆聽這些聲音後面可能有什麼有意思的地方。變得無法無腦放空聽音樂雖然有點小小痛苦,但又覺得終於開拓了沉睡已久的感官非常幸福。
上課之前,我的樂理背景大概僅限小時候短暫學習鋼琴時,懵懵懂懂從老師那裏學來的片段,或是偶爾自己上網看看影片文章零碎吸收的知識。小時候學的東西幾乎都還給老師的現在,想打掉重練繼續進修音樂時,一直都知道所謂的「聽力」很重要,但對於練習的方法卻不得其門而入,也不太知道以前那些樂理知識的片段會怎麼跟聽力連結起來。
過去對所謂樂理聽力課的想像,是老師坐在鋼琴前按下按鍵,然後學生們開始聽音辨音,埋頭推算和弦,或是準備被一大堆和聲的專有名詞轟炸,但上完第一堂課後就完全打破。課堂初始老師就言明,要開始對於音樂「有感」,有更有效率和合理的方法。
從開始到結束,這堂課有很大一部分是圍繞在努力先建立老師所謂的「和聲感」。我們先經過聆聽或實作練習,可以感覺到音樂或和絃進行的走勢後,才開始一步一步構建背後的理論。
自己是一個語言教育工作者,覺得思騏老師的教法,有很多跟自己過去的教學、學習經驗產生共鳴的地方,所以非常喜歡。再次開始學音樂對我來說就像學一門新的語言,在工作時常常鼓勵自己的學生,學語言的時候不要一開始就跳進文法單字裡苦鑽,先多花點時間像聽歌一樣去聽這門語言的聲音起伏,熟悉哪些脈絡下會出現哪些語句,先真實體會了所謂的語感,才能講出自然的語言。
這次輪到自己學音樂了,發現聽力要變好,方法也很相像。只是和重新學一門完全陌生的外國語言比起來,我們稍微更幸運的是,對於已經無時無刻沉浸在各種音樂中的現代人來說,某些對於音樂的感覺和直覺,早就已經存在腦海中,而這堂課將教會你如何有意識的辨識它們。所以初學者真的不用被上面自己對樂理聽力課的奇怪幻想給嚇退,放心來學習如何喚醒自己的耳朵。課堂中老師會透過許多很貼近台灣人聆聽經驗的流行樂或古典樂例子,搭配反覆操作,不斷的帶大家建立起他所強調的「和聲感」。
但這也不是一堂從頭到尾只教給你「感覺」的音樂課,相反的八堂課上完,對於如何分析樂理會得到一張很有系統的實用地圖。聽得見聲音後,開始建立樂理跟聽力之間的連結。
從第一堂課最基本的V級回到I級的聲音開始發展,老師會用自己的實務經驗,整理出數種適用於大部分現代常聽見的音樂的和聲,來作為教學的架構。一期八堂課的時間其實很短,所以並不會講到很細瑣的東西,課堂裡挑選出來的內容看起來簡潔,但密度很高,都非常重要和精華。
每學會一種,走出教室,都馬上可以在大街上、咖啡廳裡播的歌單中不斷驗證,甚至還可以嘗試看看,如何用已經聽熟的和聲來找到錨點發展旋律。儘管時間有限無法涵蓋到所有的面向,也只是漫長學習和練習的起頭,但這張地圖也已經能讓初學者在和聲密林中有路可循。
一直以來都有在關注爵士原力基地的課程,但是對於直接去報名團班有點自信不足。很感謝有這堂新開的課,讓初學者能安心有效率的入門,也非常期待未來這裡繼續學習音樂的日子!
感謝張育瑋賜文
====================================================================
在爵士原力基地的初級聽力樂理班結束了,八個星期的課程下來,感到興奮又滿足,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流過耳朵的聲音,逐漸不再只是沒有意義的背景音樂。
現在的自己,會更想主動注意去聆聽這些聲音後面可能有什麼有意思的地方。變得無法無腦放空聽音樂雖然有點小小痛苦,但又覺得終於開拓了沉睡已久的感官非常幸福。
上課之前,我的樂理背景大概僅限小時候短暫學習鋼琴時,懵懵懂懂從老師那裏學來的片段,或是偶爾自己上網看看影片文章零碎吸收的知識。小時候學的東西幾乎都還給老師的現在,想打掉重練繼續進修音樂時,一直都知道所謂的「聽力」很重要,但對於練習的方法卻不得其門而入,也不太知道以前那些樂理知識的片段會怎麼跟聽力連結起來。
過去對所謂樂理聽力課的想像,是老師坐在鋼琴前按下按鍵,然後學生們開始聽音辨音,埋頭推算和弦,或是準備被一大堆和聲的專有名詞轟炸,但上完第一堂課後就完全打破。課堂初始老師就言明,要開始對於音樂「有感」,有更有效率和合理的方法。
從開始到結束,這堂課有很大一部分是圍繞在努力先建立老師所謂的「和聲感」。我們先經過聆聽或實作練習,可以感覺到音樂或和絃進行的走勢後,才開始一步一步構建背後的理論。
自己是一個語言教育工作者,覺得思騏老師的教法,有很多跟自己過去的教學、學習經驗產生共鳴的地方,所以非常喜歡。再次開始學音樂對我來說就像學一門新的語言,在工作時常常鼓勵自己的學生,學語言的時候不要一開始就跳進文法單字裡苦鑽,先多花點時間像聽歌一樣去聽這門語言的聲音起伏,熟悉哪些脈絡下會出現哪些語句,先真實體會了所謂的語感,才能講出自然的語言。
這次輪到自己學音樂了,發現聽力要變好,方法也很相像。只是和重新學一門完全陌生的外國語言比起來,我們稍微更幸運的是,對於已經無時無刻沉浸在各種音樂中的現代人來說,某些對於音樂的感覺和直覺,早就已經存在腦海中,而這堂課將教會你如何有意識的辨識它們。所以初學者真的不用被上面自己對樂理聽力課的奇怪幻想給嚇退,放心來學習如何喚醒自己的耳朵。課堂中老師會透過許多很貼近台灣人聆聽經驗的流行樂或古典樂例子,搭配反覆操作,不斷的帶大家建立起他所強調的「和聲感」。
但這也不是一堂從頭到尾只教給你「感覺」的音樂課,相反的八堂課上完,對於如何分析樂理會得到一張很有系統的實用地圖。聽得見聲音後,開始建立樂理跟聽力之間的連結。
從第一堂課最基本的V級回到I級的聲音開始發展,老師會用自己的實務經驗,整理出數種適用於大部分現代常聽見的音樂的和聲,來作為教學的架構。一期八堂課的時間其實很短,所以並不會講到很細瑣的東西,課堂裡挑選出來的內容看起來簡潔,但密度很高,都非常重要和精華。
每學會一種,走出教室,都馬上可以在大街上、咖啡廳裡播的歌單中不斷驗證,甚至還可以嘗試看看,如何用已經聽熟的和聲來找到錨點發展旋律。儘管時間有限無法涵蓋到所有的面向,也只是漫長學習和練習的起頭,但這張地圖也已經能讓初學者在和聲密林中有路可循。
一直以來都有在關注爵士原力基地的課程,但是對於直接去報名團班有點自信不足。很感謝有這堂新開的課,讓初學者能安心有效率的入門,也非常期待未來這裡繼續學習音樂的日子!
留言
張貼留言